本文為2024秋季班學員E.H.H對《教練入門》的讀書報告,透過親身體會,深入探討《教練入門》中的教練心法與技法,理解如何在尊重、傾聽與提問中啟動內在驅動力,幫助生命與技能同步成長,成全他人潛能與行動力。 教練技法 vs 教練心法 在上教練課之前其實粗略地讀了一遍《教練入門》,那時候最大的體會就是,教練心法和技法兩個部分組成,其中心法占較大的較重的比例,當時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心法是重中之重,而且必須是要保守自己的心,才能將教練的職能發揮的好。 時間過得真快,不知不覺間,教練的課程部分的學習將接近尾聲,回想起在學習之前,對教練入門這本書有了更多的體會。 之前對教練的感覺很懵懂,但是也深刻地感覺到老師一直在強調教練的心法是要大於技法,而且技法使用的好不好關鍵也在於心法。既然它是如此的重要,那麽教練的心法到底是什麽呢? 親驗心法效果,「我甚是驚奇」 依然記得第一節課上,老師講「你是行家,她/他也是行家」,給我裏面很大的沖擊。 其次,我作為“小白鼠”和老師的那段即興教練對話,讓我作為被教練者來說,也很是被老師的這種教練方式驚嘆到。因為我感覺裏面有些消沉的意志,似乎瞬間被提起來了。…
本文介紹四種常見的溝通風格,並提供測試,讓你知道自己最佔主導地位的溝通風格是什麼,幫助你破解溝通密碼,提升交流效果。 你是否也有類似下面的問題? 或者,你注意到過這樣的現象:一場會議上,有人的提議被悄無聲息地忽略而過,而下一位發言人卻因類似的點子贏得掌聲?還有,或許你熱情地分享了一個故事,卻發現對方的眼神早已游離到別處? 溝通,就像是一場舞蹈,有時我們踩對了步點,有時卻不知怎麼碰到了別人的腳趾,或者發現自己在「獨舞」。 其實,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套內建的溝通風格,它決定我們如何表達自己,也影響別人如何回應我們。 有意思的是,了解這些風格不僅能幫助我們洞察自己,還能讓我們破解與別人互動的密碼,從而建立更深刻、更有成效的人際關聯。 四種常見的溝通風格與類型 通常,溝通風格有四類:支持型(Supportive),主動型(Initiative),分析型(Analytical),直接型(Direct)。每個人雖然在溝通中往往都有這四種類型的影子,不過其中一種通常會佔主位,構成自己在交流中最明顯的特色。 現在,就讓我們來揭開四種溝通風格的窗簾,看看哪一種才是你的最主要的溝通類型,然後看看,你可以如何在交流藝術上更進一步! 一、支持型溝通者:溫暖如春,促進和睦…